這次要跟大家講的是每日營養(下)

主要是講「豆魚肉蛋類」、「奶類/乳製品類」以及「油脂與堅果種子類」

 

豆魚肉蛋類  

豆類:

指的是提供豐富植物性蛋白質的黃豆及黃豆製品。雖然缺乏甲硫胺酸(人體必需胺基酸之一),但同時與其他植物混合食用,就可達到互補的效果。素食者沒有食用動物性蛋白質,所以應特別注意搭配各種植物性蛋白質的食物,獲取足夠營養。

魚類:

包括各種魚、蝦、貝類、甲殼類、頭足類等水產食物。魚類食物含有豐富的動物性蛋白質,但脂肪含量平均較肉類低,脂肪酸的比例較肉類健康。紅色肉質的魚在腹部肌肉所含的脂肪量較高,白色肉質的魚脂肪量較低,而蝦、貝類、頭足類(烏賊、章魚)的脂肪量都較低。可以連骨頭一起食用的魚類含有豐富的鈣質,如小魚乾等

肉類:

肉類食品包括家禽和家畜的肉、內臟及其製品,是飲食中重要的蛋白質來源,但肉類食品中也含有較多的脂肪,對心血管的健康較不利,宜適量選用較瘦的肉。肉類含有多種礦物質,顏色越紅的肉,鐵質含量越多

蛋類:

指各種家禽的蛋,其中又以雞蛋最為普遍。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而且是所有食物中蛋白質品質最佳的。除了蛋白質,蛋類也含有脂肪,集中在蛋黃的部份;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1B2和鐵、磷等礦物質,蛋可說是既健康又營養的食物。一個雞蛋中約含有250mg的膽固醇集中在蛋黃,當血液中膽固醇較高時,建議一個星期不要攝取超過三個蛋黃

脂肪量較高的判別法(豆魚肉蛋類食物含有隱藏的脂肪)

1. 有含皮的,如:雞皮、豬皮、鴨皮。

2. 有看到白色脂肪,如:五花肉、梅花肉、培根、魚肚、豬大小腸。

3. 均勻分散的油脂,如:熱狗、牛腩。

4. 加工絞肉製品,如:香腸、貢丸、包子肉餡、火鍋餃類。

5.用食用油處理過的,如:肉鬆、三角油豆腐

 

奶類  

乳品類:

奶類食品為哺乳動物的乳汁及其製品,包括牛乳製品,其次為羊乳製品等。奶類食品包括鮮乳、低脂乳、脫脂乳、保久乳、奶粉、優酪乳、煉乳、優格、乳酪、冰淇淋等。為避免日常飲食中攝取過多的脂肪量,造成心血管疾病,因此建議選用低脂乳品類奶類食物中富含鈣質,以及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的優良蛋白質、醣類、脂肪、多種維生素、礦物質

 

在攝取這類食物時,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: 

一、牛奶過敏:

牛奶蛋白過敏的盛行率低,約只有2~4%,大部分出現在嬰兒時期,絕大數都是經由自覺症狀而診斷。

 

二、乳糖耐受性不良:

乳糖是天然存在於乳品內的糖份來源,乳糖耐受性不良指的是一個人在消化乳糖上的功能不佳或缺乏,而當乳糖量超過腸胃道所能分解時,過多的乳糖會造成乳糖消化不良的症狀。在台灣,約95%的成人分解乳糖的功能是不佳的(40%有乳糖耐受性不良的症狀,15%有腹瀉的症狀)

乳糖耐受性不良的症狀包含在食用大量乳糖後(946ml的牛奶)產生脹氣、放屁、腹瀉。乳糖的吸收不良可能會造成鈣質缺乏的一個危險因子。並不是因為無法吸收鈣質,而是因為乳糖耐受不良的症狀而避免乳製品的使用,造成鈣質缺乏。雖然有些乳糖耐受不良的人必須避免乳製品,但有大部份的人是可以使用中量或少量的乳糖(237ml)

 

油脂類  

油脂類:

油脂類食物包括日常飲食的食用油,如將植物種子壓榨萃取成的花生油、黃豆油、葵花油、芝麻油等植物油,一般植物油在室溫下為液體,但某些植物油(如椰子油、棕櫚油)飽和脂肪含量比較高或是經過氫化處理的氫化油,飽和程度提高,在室溫下呈現固態。動物油則來自動物的脂肪組織,如豬油、牛油等,飽和脂肪含量較高,在室溫下為固體利用這些植物油或動物油做成的加工品如:美乃滋、沙拉醬、乳瑪琳等也是油脂類食物。

堅果種子類:

堅果種子:這些油脂類食物為脂肪含量高的植物果實和種子,如花生、瓜子、葵花子、芝麻、腰果、杏仁、核桃等。

 

油脂類食物含有豐富脂肪,提供熱量和脂溶性維生素AE動物油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,日常飲食所使用的食用油應以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橄欖油、苦茶油、芥花油、油菜籽油、花生油等植物油為主。注意使用油脂與堅果種子類食物時,多以堅果種子來「取代」精製過的食用油,而非在使用食用油之外再「多加」攝取堅果種子,由於堅果種子含有多量脂肪,攝取應該適量,不宜過多

 

一天之中,這三類到底需要攝取多少份量呢?

大家可以到【每日建議食用分量】去了解唷!

 

文章下方免費體驗 目標感(250*125) 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Curves 忠孝敦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